3D列印機7個挑選重點快速看懂!

September 14,2023
3d-printer-article-photo

近年來3D列印技術發展愈趨成熟,不僅能夠使用的材料多元,不同的3D列印機種類也讓可投入應用的產業更加廣泛。本篇我們會告訴你常見的3D列印機種類有哪些,以及選購3D列印機之前,你需要先了解的7個挑選重點,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往下看!

〈延伸閱讀:3D列印材料指南:最全面的3D列印材料介紹及選擇關鍵!

 

 

3D列印機有哪些?常見種類告訴你

3D列印機為人所熟知的除了高速的產出效率,還有多樣化的技術運用,並衍生出了不同的3D列印機種類。其中熱熔堆疊、光固化,以及多射流熔融等等都是常見的工業3D列印技術,以下我們會分別進行詳細說明。

〈延伸閱讀:3D列印是什麼?3D列印技術與優勢大公開!

 

熱融堆疊-FDM

熱融堆疊-FDM
熱融堆疊 (FDM) 指的是熱融合沉積製造技術,又被稱為熱塑性噴墨列印,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3D列印機種類之一,原理是使用熱塑性材料來逐層堆疊、建構物體。

 

運用領域

FDM技術可被使用在眾多的工業領域,例如原型製造、功能性零件製造和定制生產等;而汽車、航空、醫療、消費品與工具製造等產業,都會經常運用到FDM列印技術。

 

特色
  1. 成本較低:FDM技術相對於其他3D列印技術,需要花費的設備和材料成本會較低一些,非常適合預算有限的企業。
  2. 多樣化材料運用:FDM技術可使用各式熱塑性材料,如PLA、ABS、PETG等,讓客戶根據不同應用需求來使用合適的材料。
  3. 較大的列印尺寸:FDM工業級3D列印機通常可以印製較大尺寸的物體,滿足各種大型生產需求。
  4. 好上手易操作:FDM列印機一般來說操作難度低、也比較容易上手,操作者可以很快的學會如何操作3D列印機、準備模型和設定列印參數。

〈延伸閱讀: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缺點
  1. 表面品質粗糙:由於FDM是採逐層堆疊建模,因此產品的表面品質會有比較明顯的粗糙與顆粒感,可能需要後續處理(如拋光)來改善外觀。
  2. 需後期處理:對於有懸空部分或垂直結構的產品,FDM列印可能需要添加支撐結構以防止物體塌陷,這些支撐結構後續需要進行清除,也會讓後期處理上較為麻煩。
  3. 精度較低:相較於其他3D列印機種類,FDM由於原理與技術上的限制,在列印精度的表現上會有比較大的限制,如果是有高精度需求的零件,就比較不適合使用FDM列印機。

 

光固化列印-SLA/DLP/LCD/Polyjet

光固化列印是一種使用紫外線(UV)光或其他光源來固化液體樹脂或材料的技術,並逐層堆疊形成物體。在使用3D列印機進行光固化列印時,光能會轉化為化學能,使液體材料固化。而光固化可以又分成SLA/DLP/LCD/Polyjet等常見類型,下列我們將逐一介紹。

〈延伸閱讀:光固化3D列印是什麼?一篇看懂光固化3D列印技術差異!

 

SLA

SLA
SLA是一種使用紫外線激光來固化液態光敏樹脂的光固化技術,3D列印機會逐層掃描樹脂的表面,使其在照射處固化,逐漸堆疊建構物件。

 

運用領域

SLA技術廣泛應用於快速原型製作,像是珠寶藝術品製造、醫療、建築、航太、工業製造或生物醫學,以及汽車工業都是可應用的領域。

 

特色
  1. 高精度和細節:SLA技術目前可以達到10微米,具備目前3D列印中頂尖的高精度細節,適合需要高精密度零件的產業。
  2. 光滑表面:受惠於高精度技術,使用SLA所打印的物體表面通常很光滑,不需太多後續處理。
  3. 多材料選擇:SLA目前在市場上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光敏樹脂可供選擇,可以滿足豐富的應用需求。
  4. 列印體積大:相較於其他列印技術,SLA可列印的體積是最大的,實際高度或寬度可來到一米多。
缺點

真圓度不佳:與其他工業級技術相比之下,SLA技術的真圓度比較差一些,如果要製造圓弧精密度膠高的產品,可能會需要考慮其他列印方式。

 

DLP

DLP
DLP是使用DMD數位微鏡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來進行快速光固化的3D列印機種類。簡單來說,DLP透過控制DMD的位置,將光束聚焦到光敏樹脂表面,讓產品逐層固化。

 

運用領域

DLP 3D列印技術應用領域多樣,從醫療、珠寶首飾到玩具等產業都可以看到DLP的蹤影。

 

特色
  1. 列印快速:DLP技術的光固化速度快,適合有量產需求的零件或產品。
  2. 高精度和細節:DLP與其他光固化技術一樣具備高精度和細節,但會略低於SLA,一般可達到50微米以下。
缺點
  1. 精度略遜於SLA:DLP雖具備一定精密度,但表面精密度仍遜於SLA,這代表有精度要求的狀況下,可能需要進行更多後續處理。
  2. 較小的列印體積:DLP列印機通常只適用於較小的列印體積,因其樣件尺寸精度差,較大的列印需求可能有變形風險。

 

LCD

採用LCD技術的3D列印機與其他光固化技術相比,主要特色在於LCD使用液晶顯示螢幕來控制光的通過,從而進行光固化。液態光敏樹脂會放置在螢幕下方,液晶顯示螢幕上的像素通過光束來控制樹脂的固化。

 

運用領域

LCD光固化技術一般常見於原型製作、工業模型、玩具和消費品等領域。

 

特色
  1. 列印快速:LCD技術的列印速度快、效率高,同樣適合量產需求。
  2. 成本低:相較於SLA以及DLP,LCD有著比較低的使用成本。
缺點
  1. 表面品質略差:LCD光固化的表面品質略差於SLA和DLP,並且某些狀況下可能有像素紋產生。
  2. 螢幕更換率高:LCD列印需要依賴液晶顯示螢幕來運作,需要比較頻繁的更換,通常500小時左右就需更換。
  3. 較小的列印體積:通常只適用於較小的列印體積,因其樣件尺寸精度差,較大的列印需求可能有變形風險。

 

PolyJet

PolyJet
PolyJet技術是使用多個噴嘴,將細小液滴的光敏樹脂塗在建造平台上,然後使用紫外線激光進行固化。3D列印機在列印過程中,擁有可同時使用多種不同顏色和材料的技術,能生產多材料的混合物。

 

運用領域

PolyJet技術廣泛應用於快速原型製作、模型製造、產品設計和零件組件製造等。

 

特色
  1. 高精度和細節:PolyJet技術能輕鬆印製100微米以下的高精度產品,使其適用於需要高精密度需求的產業。
  2. 多材料和多色彩:結合多材料的運用是PolyJet列印的一大特色,透過多種材料搭配使用,PolyJet技術可以快速製作出具有不同材料特性與紋理的複雜模型。
缺點
  1. 材料成本:PolyJet技術使用特殊的光敏樹脂和支撐材料,這些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
  2. 支撐結構:PolyJet技術在列印過程中,需要使用支撐材料來支撐懸空部分或者複雜幾何形狀,這些支撐結構需要手動清除,會增加後期處理的時間和工作量。
  3. 製造速度:PolyJet技術的列印速度相對較慢,特別是在打印複雜或大型模型時,需要更長的時間完成。

 

雷射粉末燒結

相較於其他3D列印機種類,雷射粉末燒結是一種先進的3D列印技術,近年常被用於製造金屬零件,並且在製造、航空、醫療等領域中都有運用,以下我們會說明2種主要的雷射粉末燒結技術:SLS與SLM。

〈延伸閱讀:金屬3D列印怎麼做? 製程關鍵因素一次帶你看!

 

SLS

SLS是使用激光束來熱燒結細小的粉末顆粒。3D列印機會均勻地鋪散一層粉末,然後使用高功率的激光束來局部加熱,將接觸點熔結在一起。逐層重複進行,最終形成完整的3D物體。

 

運用領域

SLS技術廣泛應用於原型製造、產品設計、零件製造等領域,非常適合用於製造複雜幾何形狀的零件。

 

特色
  1. 無需支撐結構:由於粉末在列印過程中相互支撐,無需添加支撐結構,可以減少後期處理的時間。
  2. 多材料選擇:SLS技術可使用多種材料,主要有尼龍或是塑膠,可應用於不同行業和應用需求。
缺點

表面品質較差:由於粉末的特性,SLS列印的表面通常比其他工業列印技術稍微粗糙一些,可能需要進行後續加工來改善表面品質。

 

SLM

SLM
SLM在原理上與SLS並沒有太大差異,主要的不同在於:SLM是使用激光來熔化金屬粉末,而非塑膠材質。

 

運用領域

SLM技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和工業製造等領域,特別適用於生產具有高強度和耐磨性要求的金屬零件。

 

特色
  1. 金屬製造:SLM技術是使用金屬粉末,使其在工業製造和特殊應用中非常有價值。
  2. 高強度和耐磨性:由於是金屬材料,SLM製造的產品通常具有優異的強度和耐磨性。
缺點
  1. 成本高:SLM技術需要高功率的激光和金屬粉末,因此相對成本較高。
  2. 較小的列印體積:目前SLM工業級3D列印機的列印體積通常較小,無法列印較大的零件或產品。

 

多射流熔融-MJF

多射流熔融-MJF
多射流熔融由惠普(HP)公司於2016年推出。也是近年兼具高效、高精度的3D列印機種類之一。MJF會使用多個噴嘴來進行光固化,其中一個噴嘴噴射光束到塗有光敏劑的粉末層上,將其局部加熱至熔融狀態。同時,另一個噴嘴會在同一層粉末上噴灑熱熔劑,加速熔融過程並改善層間黏合。

 

運用領域

MJF技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和工業製造等領域。它特別適用於製造高強度、高密度的功能性零件和工程原型。

 

特色
  1. 快速列印速度:MJF技術的列印速度相對較快,特別適用於大量生產。
  2. 高精度和細節:MJF技術能夠實現高精確度和細節,擁有22微米內的精度,適用於需要高精密度的應用。
缺點

表面品質略差:由於粉末的特性,MJF列印的表面品質可能略差於一些高精密度技術,可能需要進行後續處理來改善。

 

3D列印機技術整理表

 
  熱融堆疊 光固化列印 雷射粉末燒結 多射流熔融
優勢
  1. 多材料選擇
  2. 較低成本
  3. 好上手易操作
  1. 列印體積大
  2. 精確度高
  3. 可列印複雜幾何形狀
  1. 多材料選擇
  2. 精確度高
  3. 可列印複雜幾何形狀
  1. 多材料選擇
  2. 精確度高
  3. 快速列印速度
    不需支撐結構
缺點
  1. 表面品質較差
  2. 需要支撐結構
  3. 精度較低
  1. 列印速度較慢
  2. 部分技術需要後續處理
  1. 列印體積有限
  2. 成本高
  3. 部分技術需要後續處理
  1. 列印體積有限
  2. 目前主要適用於塑料,金屬應用有待發展

 

3D列印機挑選7重點

3D列印機百百種,該如何才能挑選適合的種類?下面我們整理了7個選擇3D列印機之前,建議先完整評估的重點,幫助你在打造3D列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應用需求

不同的產業對於產品的需求會有非常大的差異,且工業3D列印機的應用十分廣泛,建議先行了解哪些列印技術比較符合您產業的需求,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舉例來說,航空、汽車製造、醫療器械、工業設計等產業都是常見的3D列印機需求產業,有的需要高精度的幾何狀零件,有的對於高效的生產速度更為要求,那麼相對的適用的3D列印機種類也會有所不同。

 

生產效率

3D列印機通常某些情況下可以提供更高的生產效率。以汽車零件生產為例,傳統的汽車零件鑄造、機械加工等,由於需要手工測試,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但如果使用3D列印機生產,可以使用CAD軟體直接製作3D模型,機器便可自動進行列印。這可以大幅減少製作與調整的時間,並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操作,在這種狀況下,3D列印機可以很好的提升生產效率,但每個產業需求不同,這是需要事先評估的地方。

 

列印尺寸/成型空間

不同的3D列印機成型空間會有很大的落差。通常工業級3D列印機的成型空間,會比一般3D列印機大得多,這是因為工業應用往往需要製造較大尺寸的零件或模型。因此挑選機型的時候,3D列印機的成型空間是先行確認的項目之一。

 

操作便利性

工業3D列印機的操作便利與否,是影響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有良好的操作便利性,可以大幅減少學習操作的時間。以下我們整理了幾個判斷3D列印機是否便於操作的指標:

 

1. 使用者友好的界面

工業3D列印機通常搭載直觀、使用者友好的操作界面。這些界面可能是顯示螢幕、觸控板或者電腦軟體,讓操作人員能夠輕鬆地控制列印機和調整參數。

 

2. 自動校準功能

為了確保3D列印機的正確運作,自動校準功能非常重要,不僅可以減少人工干預,也能確保列印機的準確與穩定性。

 

3.遠程監控和控制

在工業生產中,遠程監控和控制功能非常有利於生產管理和效率提升。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遠程監控列印機的運行狀態,並及時調整參數。

 

4. 軟硬體整合

優秀的工業3D列印機應該具有軟硬體的良好整合,軟體界面應該與列印機的硬體設置相符,使得使用者在操作上更為流暢。

 

精度&解析度

對於有高精密零件需求的客戶來說,確保3D列印機的精度、解析度是至關重要的。一般來說,如果列印精度可以達到100微米以下、誤差在±0.1%到±0.5%之間,就可以算是一台高精度&解析度的3D列印機。然而,精度與解析度越高,對於列印所需時間與成本也會有一定影響,這都是需要納入評估的部分。

 

材料選擇

工業級3D列印機一般具有高度的材料兼容性,可以使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材料,但有的列印技術目前也可能比較侷限於單一的材料。舉例來說,如果你有金屬零件的印製需求,MJF由於可使用材料受限,就較不適合;而SLM列印機則可以優先考慮。

 

穩定&耐用性

工業級3D列印機通常需要長時間的運行,如果耐用性或是穩定性較差,相對也會帶來更高的生產成本,甚至會有良率不佳的風險。以下我們也提供幾個指標,來幫助你更好的判斷3D列印機是否具備好的穩定與耐用性:

  • 品牌聲譽是否良好
  • 了解過往使用者評價
  • 有沒有完善的產品保固服務
  • 有沒有提供一定期間的產品測試

 

結論

透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於目前3D列印機的主要種類與技術,以及挑選3D列印機需要注意的幾個重點都有更多的了解!峰群國際科技擁有豐富的3D列印服務經驗,販售SLA、SLS、SLM等機型,銷售的設備也實際被用來代工製作,品質部份100%安心有保障,無論你有3D列印代工需求,或是想採購頂尖的3D列印機設備,我們都能提供您最專業的服務,現在就與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3D 列印代工是什麼?一篇看懂技術優勢和常見應用!

CTA-contact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