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

峰群-工業級3d列印首圖

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

隨著3D列印技術日趨成熟,市面上的3D列印設備與代工選項也越來越多。但要真正理解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首先需了解3D列印的基本原理。3D列印,又稱「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是一種透過材料逐層堆疊來成形物件的製程,故又稱為「加法製造」。不同於傳統的減材製造(如車銑削),它無需使用刀具或模具,即可在單一設備上快速且精密地製造出各種複雜結構的零件。

〈延伸閱讀:3D列印是什麼?3D列印技術與優勢大公開!

 

工業3D列印的最大特色,在於其高精度、高穩定性與可批量生產能力。與一般消費型3D列印機相比,工業級3D列印機支援更高性能的材料(如金屬粉末、工程級塑料),列印精度更高、尺寸穩定性更佳,且可應用於航空、醫療、汽車與工業零件等高要求領域。其「自由製造」的特性,大幅簡化傳統製程、縮短生產週期,尤其在應對客製化或結構複雜的零件時,更能展現出其製造效率的優勢。

 

工業級3D列印製作,從建模到切片!

工業級3D列印機製作流程涵蓋從建模、資料取得再到切片與列印,每一個步驟都十分關鍵。首先,需要準備可供列印的3D圖檔,通常可透過CAD軟體(如SolidWorks、Inventor、CATIA等)進行正向設計,也可利用3D掃描進行逆向工程,快速掃描現有物件外型,並透過軟體轉換為可編修格式。取得模型後,還須檢查並修復破面、開口等問題,避免列印錯誤。接著透過切層軟體,將模型轉換為列印機可讀的G-code,並設定列印參數,包括支撐結構、填充密度與溫度控制等。

 

完成切片後即可送入工業級3D列印機執行3D列印,設備可支援金屬、工程塑料等高性能材料,確保3D列印品具備強度與精度。工業級3D列印機列印完成後還需經過拋光或熱處理等加工程序,使工業3D列印成品達到可實際應用的標準。整體流程專業且精密,是工業級3D列印得以應用於航太、醫療、汽車等高規格產業的關鍵所在。

〈延伸閱讀:一篇帶你讀懂! 從3D掃描到列印,深入探索3D列印建模的全過程!

 

工業級3d列印成品圖

(以上為工業3D列印等級的示意圖)

 

進行工業3D列印前,先搞懂正、逆向設計與切層!

正向設計

3D列印的前置作業可分為「正向設計」與「逆向工程」兩大類。正向設計是從零開始進行3D建模,適用於新產品開發或功能性零件設計,需具備CAD建模能力,才能依需求建立尺寸精準、結構完整的模型,目前台灣主流的軟體包括:SolidWorks、Pro/E(Creo)、Inventor、SolidEdge、CATIA、AutoCAD等等,依產業需求與習慣選用不同軟體。

 

逆向設計

逆向工程則是針對已有的實體物件進行3D掃描,快速取得其表面形狀與尺寸。這種方式常見於傳統產業升級、老舊零件翻製或競品分析中。雖然能快速得到3D圖檔,但掃描後的網格模型多為「不可編輯格式」,無法直接修改細節。此時,就需要藉助逆向建模軟體(如:Geomagic Design X、MeshLab 或 Fusion 360 的逆向模組)將掃描檔重建為可編輯的CAD格式(如STEP或IGES檔),才能進一步進行設計變更或列印修正。

〈延伸閱讀:逆向工程是什麼?3D逆向工程掃描如何助企業提升效率?

 

切層

下一步是使用切層軟體(Slicer)將模型轉換為列印機可讀的G-code檔案。這類軟體會將3D模型切成一層層的薄片,並計算每層的列印路徑、填充密度、支撐結構與列印溫度等參數,讓列印設備可以依序堆疊列印。

 

常見的切層軟體有,Cura:免費開源,適合入門與普及型設備;PrusaSlicer:功能完整,支援多材料與多噴頭列印;Simplify3D:付費軟體,切片精度高,可高度自訂列印參數;GrabCAD Print:專為Stratasys工業級3D列印機設計,支援多材料列印與排程管理。選擇合適的切層軟體能大幅提升列印品質與成功率,是工業級3D列印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

〈延伸閱讀:3D列印檔案常見格式有哪些?免費資源平台看過來!

 

工業3D列印有哪些製程?

3D列印技術不斷演進,不僅材料選擇愈趨多樣,列印製程也愈加成熟與專業。在製程上3D列印共分為七大製程技術,由七大製程中延伸出不同特色與材料的工業級3D列印機,每種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工作原理與應用領域。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塑膠熔融擠出系統

利用加熱方式將熱塑性塑膠(如PLA、ABS)熔融,並經由噴頭一層層擠出材料堆疊成形。這是最常見也最平價的3D列印方式,適合打樣、教育或簡易功能性零件。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數位光投影成型系統

使用數位光源一次照射整層液態光聚合樹脂,使其固化成形。相較於雷射點固化(如SLA),DLP速度更快、適合列印細節精緻的模型,如珠寶、齒模、原型件。

〈延伸閱讀:聚焦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的最新發展、材料和應用

 

Color-Jet Printing (CJP):全彩列印粉末成型系統

利用噴頭將黏著劑和彩色墨水噴在粉末層上進行結合,層層堆疊。可製作高解析度、全彩外觀模型,廣泛應用於角色模型、建築模型等視覺展示用途。

 

Multi-Jet Printing (MJP):多噴嘴列印複合式成型系統

類似噴墨印表機,將液態光聚合材料精準噴出並立即固化。可列印極細緻的結構,且可同時列印支撐與本體材料,常見於醫療器材、牙科模具等高精密需求場景。

 

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 (SLA):雷射燒結液態樹脂成型系統

使用雷射逐點照射光敏樹脂,使其固化成形,是最早發展的3D列印技術之一。適合製作表面平滑、細節高解析的零件,但列印速度較慢、需支撐結構。

〈相關產品:3D列印SLA機器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雷射燒結塑膠粉末成型系統

利用雷射將塑膠粉末(如尼龍)局部熔結成形,不需額外支撐,強度高、耐用度佳,適合功能性零件與中小量生產,常應用於工業設計與汽車零件製造。

〈相關產品:3D列印SLS機器

 

Direct Metal Printing (DMP):雷射燒結金屬粉末成型系統

使用高功率雷射將金屬粉末層層熔化、堆疊成金屬結構,是3D列印中的高階製程之一。可列印鈦合金、不鏽鋼、鋁合金等,應用於航太、醫療植體、高精度模具等領域。

〈延伸閱讀:金屬3D列印怎麼做? 製程關鍵因素一次帶你看!

 

如何入門3D列印?

目前以較為常見的3D列印通常為:ABS/PLA兩種以熱熔擠絲成型的(FDM)可以作為入門設備,通常在這種製程下列印出來的樣件表面品質較差,列印成型的完整度也比較不好,且因關係材料在Z軸方向的結合性也偏弱,所以僅有在X軸與Y軸上,加上支撐材料拆除時會造成表面缺陷,所以不會歸類在工業級3D列印機範疇中,僅屬於創客或學術等級。

 

(以上為非工業等級列印的示意圖)

 

工業3D列印後的處理與檢測

在工業級3D列印機完成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流程,以確保成品達到使用標準。常見後處理包括去除支撐結構、表面研磨、熱處理、染色、電鍍、氣密性處理等。對金屬零件而言,更需進行應力消除與精密加工,以確保尺寸精度與強度。同時,也須搭配品質檢測程序,如檢查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測試、機械性能測試等。這些流程不僅影響最終品質,更攸關產品能否實際導入工業量產。需要從列印到處理、檢測都確認完畢,才能發揮工業3D列印的最大價值。

 

工業級3D列印常見問題

工業級3D列印問題一:列印的STL印出來為何會有問題?

通常遇到STL印出來有問題的可能有:圖檔破面、切層軟體問題、有開放的邊、重複的線段、未封閉的曲面、三角網格解析度不足、3D轉檔STL問題等問題。建議給廠商代印時可以提供檔案格式為:STEP (AP203)、STEP (AP204) ,如果真的只想提供STL格式,也可以參考3D列印的STL轉檔解說,將會詳細說明個別軟體轉檔的方式。

〈延伸閱讀:3D列印STL轉檔解說

 

工業級3D列印問題二:列印前一定要有3D圖檔嗎?

3D列印必須以數位模型作為依據。可透過CAD建模軟體自行設計,或使用3D掃描取得物件外型進行逆向工程,再進行修模、轉檔與切片處理。

 

工業級3D列印問題三:可以一次列印多種材料嗎?

某些工業級設備具備多材料列印能力(如MJP技術),可同時列印本體與支撐、或不同性質材料,不過材料兼容性與後處理需求需事先評估。

 

工業級3D列印問題四:工業級3D列印與一般3D列印有什麼差別?

工業級3D列印機在精度、材料、多樣性與機器穩定性上均遠高於一般型3D列印機。工業級3D列印機種可使用高溫工程塑料、金屬粉末等材料,適用於量產與高強度應用;而一般機種多用於打樣、教育或愛好者使用。

〈延伸閱讀:SLM金屬3D列印是什麼?快速帶你了解

 

結論

總體來說,工業級3D列印以設備單價(百萬以上)、製程、總體精度、真圓度、薄壁完整成型與材料(金屬、碳纖維、尼龍或特殊塑膠、百萬高階光固化設備等等),來界定什麼是工業級3D列印設備,而不是由設備上的解析度或是標榜的列印規格作為依據,因為往往廠商僅是將機器解析度寫上,或是將層厚可調整的程度寫上,並非真實製造出來的程度,如果您需要3D列印代工服務,就找最專業且最有公信力的Future3D峰群國際科技,歡迎點擊進行免費諮詢

〈延伸閱讀:3D列印廠商怎麼選?4大3D列印廠商挑選重點

〈延伸閱讀:光固化3D列印是什麼?一篇看懂光固化3D列印技術差異!

〈看更多資訊:3D代工服務

CTA-contact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LINE TOP